打印页面

首页 > 韶关新闻网历史数据 长征永远在路上 | 听南雄老人讲述红四军黄木岭脱险故事

长征永远在路上 | 听南雄老人讲述红四军黄木岭脱险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为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宣部于6月11日启动“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回顾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深入挖掘艰苦卓绝斗争历程中的感人事迹,以生动鲜活的报道,展现长征沿线的历史变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近日,本报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南雄、仁化,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讲述长征韶关故事,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本报从即日起刊发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在南雄市乌迳镇官门楼村黄木岭村小组的一个小山包上,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正面镌刻着“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9个金色大字,背面详细记录了1929年红四军在此地脱险的事迹。阳光照耀下,石碑上的文字熠熠生辉,似乎在向来者诉说着当年官门楼村百姓和红军战士之间发生过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红军两过黄木岭 买下百姓“上门礼”

走近石碑,那位一直在这里打扫落叶的中年男子放下扫帚向记者走来。此人正是乌迳镇官门楼村的村委会主任黄传祖,见记者们到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该村红色文化的他热心地充当起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

据其介绍,1929年1月25日,毛泽东、朱德曾率领红四军,在这里与南雄县委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参加革命。得知红军动态后,国民党军队很快采取了行动,派出两路部队欲对在此发动革命的红四军进行围剿。 幸运的是,敌军的动态很快被县委派出去侦察的游击队干部钟蛟蟠得知,其第一时间将这一重要情报向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报告。

得到这一消息后,红四军由此连夜出发、经界址向江西信丰转移,甩开了敌军的合围,转危为安。这就是著名的“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的由来。

5年后的1934年10月26日,红军长征队伍再次来到此地修整。南雄市史志办干部李君祥告诉记者,红军之所以选在此地休整,是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当时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非常拥护共产党和红军;二是黄木岭树木茂盛、土地平坦,可有效干扰国民党飞机的侦察,有利于大部队的隐蔽,且不会打扰老百姓;三是黄木岭西南方向有浈江河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若战斗打响是一处极其有利的地势。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年中共南雄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当地群众在这里设立了茶水站,向红军长征部队提供茶水和食品。“听村里的老人家回忆,村民们知道红军队伍驻扎在此后,纷纷带着茶水、芋头、番薯等食物,前来慰问红军战士,但部队纪律严明,战士们坚决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黄传祖表示,百姓盛情难却,红军将士实在难以拒绝,最后只好掏钱买下了这些食物。

重伤红军留此地 子孙珍藏战斗器

记者在官门楼村内与老人们闲聊时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官门楼村时,不仅在此地休整还与敌对势力进行了对抗。到现在,村里依然保留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战壕。对此,李君祥解释道:“1934年10月26日,红军与国民党陈济棠部队在乌迳镇展开激烈交战,战场从官门楼村、仓子前村、老寨俚岭,一直延伸到新田村。这是红军长征入粤的第一仗,更是第一场胜仗。”

红军离开时,将几位身负重伤、无法继续行军的战士留在了官门楼及下辖的几个自然村中,由当地党组织安排到群众家中养伤。其中一位名叫赵广佬古的战士更入赘到当地人家,娶妻生子。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老红军的孙子赵行山。今年38岁的赵行山并没有见过他的这位红军爷爷,自己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也是其从奶奶口中听来的。

赵行山介绍,仓子前村原是一条“赵姓”自然村,如此一来,原名广佬古的红军便更名为赵广佬古。1958年,因生活贫困,赵广佬古被迫外出谋生,此后音信全无,赵行山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采访中,他向记者们展示了奶奶一直珍藏的几件锈迹斑斑的“宝贝”——一把刺刀、四颗子弹壳、一枚手榴弹壳。他说:“这些是爷爷长征时使用过的,‘婆婆’(当地对“奶奶”的称呼)一直放在家里的老皮箱中,用红衣服包着。”

2004年,赵行山的奶奶去世了。前两年,奶奶一直生活的那间老房子也倒塌了,村里的风俗,只有贵重物品才用红布包裹,所以他知道那红衣服包着的东西十分重要。于是在废墟中翻找了很久,心想一定要把这些奶奶的珍藏找回来。幸好有老皮箱和红衣服的保护,这三件奶奶的珍藏不但被找回,而且没有受到损坏。

听说黄木岭红四军脱险地已被列入2019年全市红色遗迹遗址重点开发项目之一,近期将要开始规划修建纪念馆,村委正在收集当年红军留在此地的物品用于展示,赵行山便打算将这几件物品交上去。

文章来源:http://www.sgxw.cn/2019/0627/63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