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韶关新闻网历史数据 筑巢引凤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劲动力——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工作

筑巢引凤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劲动力——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工作

640.webp (6)

活动现场。

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组织有需求的企业与29名教授签订了科技特派员协议,建立3家院士工作站(其中两家筹建),启动韶关市扶持产业科技人才计划,深入各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为企业培训产业科技人才500多人次,新引进各类科技人才逾600人,韶关市欧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第三名……

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不断加快,科技人才工作亮点纷呈。

政策支撑吸引人才留韶返韶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经济社会要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我市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出台了各项引才政策,吸引了大量人才来韶就业和返乡创业。

自2016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如《韶关市引进百名紧缺适用人才实施意见》《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留韶来韶返韶就业扩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给的实施意见(试行)》《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韶关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在韶就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韶关市扶持产业科技人才实施意见(试行)》等人才政策,扶持范围涵盖了技校毕业生、大学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各型各类人才。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增强了高端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激发了科技人员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潘丽梅、黄文华、全红……这些在平常人眼里普普通通的名字,在我市科技行业里,却是那么的不简单,这些名字,见证了我市一项项优秀的科技工作成果,推动了我市不同领域的产业科技发展。  为此,2017年,我市表彰了潘丽梅等10名为韶关作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这是韶关首次开展“韶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旨在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和活力。其中,2017年度我市认定了69名产业领域紧缺适用人才,并发放财政生活补贴157万元;2018年我市共受理151份产业领域紧缺适用人才申请;2018年我市共收到515人申报2018年产业科技人才;2018年我市14家企业与29名教授签订了科技特派员协议,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好途径,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好平台。

政企联动培养高新技能人才

除了政策支持,我市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引进,从以前的企业“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政企联动。近年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加大力度积极联系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印遇龙院士工作站、正在筹建韩布兴院士工作站和邓秀新院士工作站。我市还深度拓宽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一批技术含量高、有科研项目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在专业人才助推下,纷纷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再提速再创新,企业引才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在我市有关部门的引导协助下,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通过政府、企业、人才的多方协作,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项、牵头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1项,取得了优异成果;韶关韶瑞铸钢从暨南大学引进了“钢铁耐磨材料”团队,全面开展产学研用的成果转移及产业化的合作。“钢铁耐磨材料”团队带动企业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帮助企业建设了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韶关韶瑞铸钢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寿命提高10%以上,社会经济效益突出……

以上企业在科技人才创新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只是我市各企业在开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路上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在我国的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和市科技局在市科技馆组织开展韶关市2018年“全国科学工作者日”活动,同时开展了“科技工作者慰问座谈会”“韶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会”“韶关市高校企业科技成果及2017年韶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展”3项活动。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崇尚科技劳模、大国工匠的浓厚氛围。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关心和重视下,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大军,正在韶城大地上吹响集结号角,必将为韶关科技人才的发展书写更加绚丽的如歌画卷!

文章来源:http://www.sgxw.cn/2018/1205/1373.shtml